对佛教的简单质疑

老谌和我是老朋友。我们在学校时就很熟,经常谈心。可惜的是,当时没有多少机会深入交流关于信仰的问题。很多年过去了,我们又重新联系上。他已变成了虔诚的佛教徒,并且对佛经有深入研究,于是我们就有了思想的碰撞。这篇文章是基于我写给他的一封信,讨论我对佛教的粗浅认识与疑问。

老谌,你好!

你信佛教,我信基督教。有一种说法,不同宗教的信徒之间不要讨论,因为“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讨论只能引发冲突与对立,最后谁也说服不了谁。我不同意。你我都在追求关于世界和人生的真理。我们选择某个宗教,是因为在自己的探索过程中,发现它最真、最对。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并不是、或至少不应该是,“恒信”或“恒不信”任何宗教。这就像我们都是工科出身,都相信牛顿物理学,但我们并不是“恒信”或“恒不信”牛顿理论,而是在每次解决具体的工程问题时,我们都发现牛顿的理论反应了真相、并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于是我们才继续相信它。本质上,每次解决一个具体问题,我们就又检验了一遍牛顿的思想。我们对宗教的态度也应该类似,要在每一个具体问题中检验自己的信仰。唯一不同的是,物理学只讨论物理世界,只需要实证;而宗教更多地关注人的社会和人的内心,有时需要实证,有时需要心证。所谓心证,就是要看教义是否符合自己的心灵感受,比如是否真实地描述了自己的向往、思考、以及爱恨情仇等。

在1989年六四运动期间,我开始严肃地思考自己的信仰问题。当时我二十几岁,被眼前的社会风浪触动。我看清楚了,人生可以有多种根本不同的选择,并且每个人都必须做出自己的选择,即使他并不自知。我在心里感到了一种精神的召唤,要我站在真理与正义的一边,即使因此损害自己的利益并违逆社会的权威。但当时我并不了解任何宗教,更不是任何宗教的信徒。之后,为了追随心中的召唤,我开始在多种信仰体系里寻求知音,其中有基督教、也有佛教。在懂得了它们的一些基本信条之后,我选择了基督教,因为它与我的心灵体验相共鸣,也最符合我对人与社会的观察。这么多年以来,耶稣的精神一直给予我精神滋养,在具体的人生问题中指引我。同时,这个过程也是我不断验证自己的信仰、加深理解基督教思想的过程。

在成为基督徒之前和之后,我都诚恳地考虑过佛教。我没有选择佛教,是因为它的基本教义不符合我对世界与心灵的观察和体验。信仰对你和对我都非常重要。真正的朋友应该关心彼此的信仰,并且诚实地讲出自己看到的问题,这样做才能互相帮助。在这里我开诚布公,也非常欢迎你批评指正。

1. 基督教认为所有人在灵魂层次上平等,但人比其他动植物的地位高。而佛教讲“众生平等”,就是人与人、人与动植物都平等。佛教“众生平等”的教义,因为包含人与人平等的意思,曾经是先进的观念。在历史上,在东亚和印度等地,佛教都曾帮助过很多被压迫的人。但是,这种“众生平等”也包含着人与动物没有根本区别的含义,因此淡化、甚至抹煞了人的独特性。只有人有精神追求。所有的人都可能理解并追求真实、正义与爱,虽然并不是所有人都真的那么做,而其他动植物都不能。我认为这是不言而喻的,基督教鲜明地承认这一点,但佛教却不这样认为。根据基督教的《圣经》,只有人是按神的模样造出来的。神也造了其他动植物,但是让人统管它们,所以人与其他动植物不一样,人高于其他动植物。我觉得基督教对人与其它动植物之间的关系的定位是对的,而佛教对人与动植物之间的关系的定位是不对的,也不现实。比如我有灵魂,而蝼蚁没有,草木更没有。我和它们不可能平等,也不应该平等。

人与人的平等,看似简单,实际上复杂精巧。我们都懂得,极端的不平等,比如历史上的奴隶制,很残忍,不好。同样,人与人完全一样的制度,比如太平天国、苏联早期和文革时期都曾声称和追求的平均主义,也不好,因为不现实,又让生灵涂炭、文明凋零。基督教和佛教都有人人平等的总体观念,但都不追求人人一样。佛教认为,人出生时就从前世带来不同的业力,所以生而不同。基督教认为,人都是神的孩子,就像兄弟姐妹那样本质平等。但人与人并不完全一样,就像一个家庭里的孩子们,各有各的特点。二者的区别在于,佛教徒认为,人间的不平等与生俱来、以后也一样,所以更愿意泰然处之,欣然接受;而基督徒觉得,虽然我与人不同,比如贫与富、社会地位高低等,但我们本质一样,所以如果我比别人差,我要努力赶上,如果我比别人强,也不应该藐视人家。评价两个宗教,要看哪一个能让更多的人享有更好的精神与物质生活、更好地促进个人与社会的进步。我认为,在这点上基督教明显更胜一筹。几千年来,基督徒一直在不断探索“所有人灵魂平等”的具体含义,并因此发展出了基本人权的观念,包括人人都有言论自由、一人一票的政治制度、财富重新分配的税收制度等。但是基督教社会依然保持着很多让人与人不一样的制度,比如财产私有制、遗产制度、资本主义的竞争经济制度等。而佛教没有促成类似的社会进步。

2. 佛教讲究“善恶因果”,包括“冥冥之中有因果报应”。佛经里讲杀生就会造成短命与多病;佛教出版物中充斥着“吝啬鬼被偷窃”、“拾金不昧者躲过天灾”之类的故事。学习过现代科学和概率数学的人应该懂得,杀生与短命多病之间、拾金不昧与躲过天灾之间、或者吝啬与被偷窃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佛教的因果观念经常不符合真实与逻辑。而基督教明确认为,神的所有道理都体现在真实之中,也就是说,神并没有在真实世界之外另辟渠道来奖善惩恶。我非常喜欢《圣经 新约》里的一段相关经文,“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借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其中的一个含义就是,神的所有能力和特性,都已反应在真实世界里,没有留一部分在真实世界之外,否则人就有借口不懂神了。世上有善与恶,善不会自动战胜恶,所以基督徒相信“事在人为”,就是把自己看成神的代表,与恶做斗争,匡扶正义。比如世上总有恶人滥杀无辜,如果无人介入,这样的坏人不会自动短命或多病,善不会自然战胜恶。这时,基督徒就应该站出来维护正义,努力将坏人绳之以法,而不是自己躲在事外,等待“冥冥之中”的不可知力来替我们扬善除恶。在1989年六四运动期间,我看到抗议群众被残忍镇压,就鲜明地领会到,真实与正义的背后并没有什么神秘的力量。只有人们主动捍卫真实与正义,真实与正义才可能战胜虚假与邪恶。如果好人都躲起来,真实与正义就会败北。这个经历让我看清楚了,基督教讲得对,而佛教思想不符合现实。

3. 佛教相信轮回,讲究“今世受苦,为来世修善”。通俗地说,佛教的轮回就是人死后还会重生,既可能还是人、也可能变成猪狗等动物。现在很多佛教徒,包括一些佛教大师,心里知道并明确地讲,“轮回不符合现代科学”。其实“不符合现代科学”就是“不符合事实”。他们明知轮回不真实,却不好意思直说,并且依然相信,因为这个概念对佛教太关键了。佛教徒认为,没有轮回,人就没有未来,生命就没有希望,佛教信仰就会失去意义,所以他们只能死守这个信条。也有一些迷信的基督徒把天堂与地狱想象成物理世界,但是理性的基督徒认为,天堂与地狱不是在星空之上或黄土之下,而是在人的精神里。基督教承认人的生命有限,转而让人们追求精神的永生。基督徒把自己的精神融入真实、正义与爱的事业里,也就是神的事业里,依靠神的永存而实现自己精神的永生,从而在短暂的生命里保持希望。想想看,今天我们已经知道人死后不能重生,佛教还让人依靠未来重生来保持信心,这种信心在现实中就会脆弱,当真的面对压力与考验时,佛教徒就可能发现自己一直在骗自己,也就可能支撑不住。再者,佛教徒把生命的希望建立在自己一人的重生,相对自私。这样的人组成的社会也会相对松散,缺乏凝聚力。基督徒努力把自己的有限生命融入到永恒的真实、正义与爱之中,让整个世界更美好,比佛教徒更利他、更团结。至于佛教徒常有的“今世受苦,为来世修善”的观念,其实与“冥冥之中善有善报”类似,都是让自己逃避现实,把奖善惩恶的责任推给别人。

4. 佛教认为“万事皆空,万念皆空”,意思就是,佛教徒修行深了就应该觉得,所有的事情都是空的。现实中的佛教徒经常相信“功名利禄、爱恨情仇,都只是尘世一梦,与我何干”。从小处讲,个人努力工作赚钱、提升自己的技能和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可以让家人和孩子过上好日子,也可以帮助自己的客户、老板和同事等更成功,让自己的下属有工作做,让他们和他们的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等等。这些东西都是实实在在的,怎么是空呢?从大处讲,在这个世界里,“真理、正义与爱”经常抵不过“虚假、邪恶与压迫”,我们怎么可以坐视不管,而认为“与我何干”呢?我们这代人,小时候的家庭生活都很艰苦,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社会的进步,现在的生活明显改善,我们才能享受今天相对富裕的物质生活,并追求自己的精神信仰。这样的经历告诉我们,现实并不“空”。想想看,父母之爱那么深沉、爱情那么沁人心扉、朋友之爱也可以非常真挚,我们怎么可以把这一切都看成空、漠视爱我们和我们爱的人呢?“万事皆空,万念皆空”的观念不符合现实,它与前面讲到的“为来世修善”、“冥冥之中善有善报”等佛教观念类似,本质上都是逃避现实、把责任推给其他人的借口。总之,人思考得多、思考得深之后,应该更爱人、更爱这个世界,而不应该逃避和放弃。

5. 佛教关注人的业力与功德。业力就是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所有行为造成的结果。功德就是功业与德行,也就是念佛、诵经、布施、放生等善事。在佛教里,业力与功德决定人将获得的终极奖惩。而基督教认为“因信称义”,就是神只重视人心,看人是否坚信神。简单地说,佛教相对更重视人的行为,而基督教专注人的精神。比如藏传佛教流行转经轮。那里的佛教徒认为,不经过思想地手摇经轮就能增加人在佛教里的功业。基督教当然也懂得人的行为很重要,但认为行为是精神的延伸。神只在乎人的精神是否跟随神,但不直接管控人怎么做,而让人自己决定自己的行为。比如基督教堂的捐款都应该是保密的。你捐与不捐、捐多还是捐少,都是你自己决定,教堂或其他人不干涉、无权评价、甚至根本不知道。由此可看到基督教与佛教的关键区别。基督教尊重人的自主权,让人的灵魂自己控制自己的作为。而佛教越过人的灵魂直接管控和评价人的作为,相对不尊重人的自主性。撇开人的灵魂而直接管控人的作为的态度,实际上就是把人当作工具。

6. 现实里的很多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觉得生活是不可承受之重。他们身心疲惫,因而丧失斗志与信心,不想让自己的精神管控自己的行为,而希望依靠宗教里的超自然力量来替自己做主。佛教与基督教都对这样的人伸出援手,但方式很不一样。佛教鼓励他们逃离世事,遁入空门,成为现实世界的旁观者。而基督教让他们把困苦从心中卸下,交托给神,以此减轻他们的负重,恢复他们的信心和对未来的希望。与佛教不同,基督教不鼓励人逃离现实,而让人从神那里汲取精神力量,继续战斗。说到底,基督徒认为,神是世界的主人,而自己是自己的主宰、是神的孩子、是耶稣的兄弟姐妹、是被神拣选出来的精兵。所以基督徒就必须对自己要求高,不应该逃避,而要在精神上依靠神,勇敢地战斗到底。佛教徒则把自己看成是实现佛教功德的渠道或工具,不是自己行为的主宰,自然就缺乏主人翁感,所以对世界与自身的责任心就相对少、战斗精神就相对弱。

以上就是我作为基督徒对佛教的一些简单质疑,其中每一点都围绕佛教的核心教义,表达的意见也都是一般人可以切身体会到的。这些并不是我对佛教的全部疑问,比如我没有谈及佛教庙宇体系的整体性腐败现象。不同的佛教徒对佛教肯定有不同的理解,就像不同的基督徒对基督教有不同的理解一样。我在对比这两个宗教时,只能采用自己对它们的理解,这就造成了我的质疑有局限性。所以即使我的语言有时显得尖锐,其目的也只是启发大家思考,让跨宗教的讨论深入一步,而从来不是要把任何佛教徒转变成基督徒。我只是一个普通基督徒,非佛教徒,对佛教没有深入的研究,所以我对佛教的质疑肯定粗浅,不过我的态度是认真的。基督教和佛教都旨在救赎普罗众生,所以应该能够回答每一个普通人的真诚问题。一个信仰系统无论多么深刻或精细,都应该首先回答人们的粗浅问题。如果粗浅的问题都不能解决,还怎么解决高深的问题?就像牛顿理论很精细高深,但它也必须能够解释一个普通苹果落地的原因。所以我在这里斗胆发表意见,不怕贻笑大方。

几个佛教徒朋友在多个场合、在不同情况下对我描述过他们当初为什么皈依佛教。让我惊讶的是,他们不约而同地讲到类似的原因,比如有的说自己被高僧玄妙的讲经折服,有的说浩如烟海、面面俱到的佛经震撼了自己,有的对佛教的历史悠久、信徒众多印象深刻等。其实我们中国人曾经也有过这样思想精深、文献浩如烟海、历史悠久、信众数量巨大的信仰,那就是儒家思想体系。但是在大约一个半世纪以前,中国人作为整体,不得不主动放弃它。当时西方列强踢开了中国的大门,让整个精英阶层,包括皇室、文武高官、学者和思想敏锐的平民百姓,集体性地意识到“五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已经到来,儒家思想落后了,必须抛弃。基于这样的认知,我们的爷爷辈、太爷爷辈们奋起革命,建立新式学堂,让后代不再被儒家思想误导,甚至让后代彻底忘记儒家传统。先辈们这样决绝之后,中华民族才得到一定程度的思想解放,才可能部分融入世界文明的主流。但是他们没有时间和机会为我们的民族建立新的信仰,于是这个责任就自然落在了我们这代人的肩上。

佛教在中国大规模流传了两千年,但并没有帮助中国走出文明长期停滞的窘境,也没有帮助中国融入新的世界文明大潮。一个半世纪以前,在我们的先辈们上下求索民族现代化之路时,他们就很了解佛教,也可以选择佛教作为新的立国思想,但他们没有那样做,因为他们非常了解,佛教与儒学传统类似、甚至还不如儒学,也远远落后于西方先进思想体系,并没有帮助中国现代化的能力。不但中国如此,亚洲其他国家,比如韩国、日本、泰国等,也都有深厚的佛教历史。佛教也不能救他们的民族,也没有帮助他们实现现代化。如果我们现在因为佛教历史悠久、体系庞大、教义玄妙等肤浅的原因而信仰它,岂不是忘记了先辈们的经验与教训吗?我们不应该刚被救出酱缸,又自己跳进泥潭。

最后,我们这些受过几十年现代科学教育的人,本应该处处捍卫“真实”的大原则,但是很多人在面对具体问题时就忘了。其实,中国在近现代历史里饱受虚假思想的伤害,比如毛泽东时代著名的“人民公社化”、“共产风”、“亩产万斤”、“赶英超美”等。大约四十年前,在经历了各种悲惨的人祸以后,痛定思痛,全国开展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就是希望树立“真实”的原则,从此以后摒弃所有虚假的思想。我们的父辈们通过自己的经验认识到,违反这个原则,民族就会受到严惩。但是现在很多非常聪明的人,明明知道像“轮回”、“善有善报”等观念不真实,还要选择相信,岂不是好了伤疤忘了疼,甚至伤疤还没有愈合就忘了疼吗?

敬礼

骆远志

二零二零年三月三日于美国家中

电邮:[email protected] 博客:https://www.lyz.com

本文的主要网上地址,包含读者评论:

https://bbs.wenxuecity.com/teatime/569000.html

https://bbs.wenxuecity.com/bbs/teatime/573324.html

https://bbs.wenxuecity.com/teatime/569101.html

https://bbs.wenxuecity.com/teatime/569148.html

https://bbs.wenxuecity.com/teatime/569174.html

https://bbs.wenxuecity.com/teatime/569231.html

https://bbs.wenxuecity.com/teatime/569240.html

https://bbs.wenxuecity.com/teatime/569528.html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57482/202003/6279.html

https://bbs.wenxuecity.com/rdzn/4277063.html

https://bbs.wenxuecity.com/ghost/189010.html

http://my.cnd.org/modules/newbb/viewtopic.php?viewmode=flat&order=1&topic_id=99041&forum=2

http://blog.creaders.net/u/13147/202003/367837.html

http://bbs.creaders.net/history/bbsviewer.php?trd_id=1460749&blog_id=367837

19 Comments

老谌 2020年3月6日

欢迎访问推广佛教现代化的禪世界, 超越此世间的一切现象!

https://Chanworld.org/about

老谌 🙂

推特 @chanworldorg

?

骆远志 2020年3月6日

@老谌 谢谢你把链接发在这儿,方便了读者。

aaaa 2020年3月7日

佛教理论之大,大到没法谈论他!
佛者觉也!觉什么呢?
觉什么是我?
觉什么是真实?
你振振有词的讨论这些概念,
事实上“你”并不明白它们!
缘份上你认识基督教,这挺好,
这就是佛教的世界观!

骆远志 2020年3月7日

你讲的太空泛。人是实在的,生活、生命也是实在的,所以信仰、宗教也需要实在。

ababab 2020年3月7日

这就是问题的本质。
什么是“实在”?
我思故我在,都不是“实在”。
理解了实在与虚无的统一,
理解了:居然可以思考我是谁,
居然可以思考实在是什么!
你就不会否认佛教了,
当然那时候你也更不会否认基督教了!
这是佛教的“本质”!

这事说破了也就这样,
但没人或者几乎没人,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
用佛教的话说,我执太严重,
“我”不会觉得思考“我”自己,
思考“实在”,
是个什么大不了的事。
但这层窗户纸过去,
是一片全新的天地!

基督教同样有这样的书,同样的感受:不知之云, the cloud of unknown.
所以宗教,到头大家都差不多,
是对我,对实在的认识。

你现在所做的论证,
无非是在利害之间打转转。

骆远志 2020年3月7日

ababab 写道,“所以宗教,到头大家都差不多”

答: 怎么可能差不多,差很多。耶稣说,I am the truth。所以基督徒以真实为神,强调人的责任。而如我文中写道,佛教的观念,像“万事皆空,万念皆空”,“轮回,为来世修善”、“冥冥之中善有善报”等,本质上是逃避现实、把责任推给其他人的借口。

基督徒被赋予强烈的责任感。佛教则弃世。现实中的例子很多。难道一辈子奉行逃避责任的人,到最后与崇尚担当责任的人会一样?从来逃避的人,到最后就担当起责任来了?不可能。

ababab 2020年3月7日

没关系,如果你觉得差很多,那就差很多。

如果你真真诚的信仰基督精神,不是把他当做升官发财,压制别人的工具,就是好信仰!

清风明月 2020年3月7日

那是你写的佛教的观念呀! 并不是真实的佛教观念呀!如果一个人幼儿园还没毕业,然后拿幼儿园的观念反驳博士的观念,你觉得合适吗?

致大无外,在你的信仰体系中,魔鬼是上帝发明的,佛教也是上帝发明的呀。如果你想与铲除佛教,那不就是与上帝做对吗?

骆远志 2020年3月7日

幼儿园的孩子当然可以反驳博士,只要符合真实与逻辑。比如著名的《皇帝新衣》的故事里,就是一个小孩子比所有大人更正确。
你的逻辑错了。只要坚持真实与逻辑,任何人都可以,并且有权,指出或怀疑任何所谓”高深“理论的谬误。

清风明月 2020年3月7日

所谓井蛙不可以与言海,夏虫不可以与语冰。说到皇帝,我还觉得我是《皇帝新衣》中的小孩,点不醒某些没穿衣服的人呢!

真诚的面对自己,是所以宗教的起点和归宿。什么观点之争,什么路线之争,无非是掩藏起来的权力之争。如果你能真诚的面对自己,真诚的说:我不是因为权力之争才讨论这些问题的。那还有救!

就此别过!

真与慈 2020年5月24日

你说,“基督教认为所有人在灵魂层次上平等,但人比其他动植物的地位高。而佛教讲“众生平等”,就是人与人、人与动植物都平等。”

你还说,“比如我有灵魂,而蝼蚁没有,草木更没有。我和它们不可能平等,也不应该平等。”

其实这是正是佛教比基督教更慈悲伟大的地方。正因为众生平等,才消除了一切剥削压迫的借口。历史上基督教徒所施行的种种对其他非我信徒非我族类的罪恶,都是以这个借口冠冕堂皇的进行的–他们没有灵魂,他们不是和我们平等的人。所以即使我们说着人人生而平等,我们仍然可以杀死并奴役被我们归为没有灵魂的人。

骆远志 2020年5月25日

@真与慈 首先,我尊重佛教、佛教徒、和你的想法,并不想说服你。
对你上面的话,我有两点意见。一是判断一个信仰体系是否伟大,慈悲不慈悲不是关键标准,甚至不相干。二,并不是“约慈悲越好”,比如我对茶壶慈悲,就没有什么意义;对恶事恶人慈悲,经常是对好人好事残忍。

真与慈 2020年5月26日

你并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为什么世界历史上基督教造的恶最多。你的答复让我对你的水平失去信心。如果有一种宗教会导致人类灭绝,那绝对不是包容的佛教,而是基督教或伊斯兰教这种排他的导致人类纷争的宗教,都认为自己信的才是真的,压迫剥削杀戮异教徒没有罪恶感。

骆远志 2020年5月26日

基督教徒历史上杀人,当然不好。但你以为“基督教造的恶最多”,是基于对历史的无知。基督教把杀人当作坏事,自己反省,严肃诚实地记载,自我批评,所以你知道。看佛教徒杀人,比如朱元璋杀人如麻,后来的佛教徒却不知反省,或掩盖、或无知。基督徒自我批评,所以可以不断进步,佛教徒对历史无知,怎么可能反省?怎么可能进步?

东方羿 2020年8月11日

对佛教的肤浅理解才会说佛教的轮回观和因果观,似乎轮回和因果是佛教独创的见解似的,然后大加批驳。

首先,轮回和因果并非佛教首创的概念,而是源自印度婆罗门教的概念,佛教给出了它自己的独特解释,而且也不就仅仅止于你在文章中的肤浅理解(这一点以后再说),其次,轮回和因果也不仅限于婆罗门教和佛教的概念,比如在基督教中,轮回和因果也是有提到的,只不过浅薄的人没从圣经中读出来罢了,As you sow so shall you reap. 新约圣经加拉太书6:7,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Galatians 6:7 for whatsoever a man soweth, that shall he also reap.)这不是因果观是什么?!

再看马太福音7:10至17:13,17:10门徒问耶稣说,文士为什么说,以利亚必须先来。17:11耶稣回答说,以利亚固然先来,并要复兴万事。17:12只是我告诉你们,以利亚已经来了,人却不认识他,竟任意待他。人子也将要这样受他们的害。17:13门徒这才明白耶稣所说的,是指着施洗的约翰。(Matthew 17:10 And his disciples asked him, saying, Why then say the scribes that Elias must first come? 17:11 And Jesus answered and said unto them, Elias truly shall first come, and restore all things. 17:12 But I say unto you, That Elias is come already, and they knew him not, but have done unto him whatsoever they listed. Likewise shall also the Son of man suffer of them. 17:13 Then the disciples understood that he spake unto them of John the Baptist.)这不是轮回观是什么?!

罗缉 2021年9月27日

宗教能在自身体系范围内逻辑自洽就已经不容易了。
不同宗教之间只能根据自身需求对比利弊进行取舍。
跨宗教讲逻辑根本行不通的。

因为宗教这种东西最底层的教义本就是先验的,是不科学的(科学后验),或者说是唯心的。
构筑在唯心基础之上的逻辑,不具有逻辑性,因为这条逻辑链的第一层就是不讲逻辑的。

我是谁,我从哪而来,要到哪去?
宗教是一种理念,利用各种手段给了我一个先验唯心的答案。

人总脆弱的,不是完全理性的,有时会需要心灵寄托,会需要心理安慰,宗教又编制了一个巨大的体系给了心灵一个依靠。

至于这样做正确与否?利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罗缉 2021年9月27日

宗教能在自身体系范围内逻辑自洽就已经不容易了。
不同宗教之间只能根据自身需求对比利弊进行取舍。
跨宗教讲逻辑根本行不通的。

因为宗教这种东西最底层的教义本就是先验的,是不科学的(科学后验),或者说是唯心的。
构筑在唯心基础之上的逻辑,不具有逻辑性,因为这条逻辑链的第一层就是不讲逻辑的。

我是谁,我从哪而来,要到哪去?
宗教是一种理念,利用各种手段给了我一个先验唯心的答案。

人总脆弱的,不是完全理性的,有时会需要心灵寄托,会需要心理安慰,宗教又编制了一个巨大的体系给了心灵一个依靠。

至于这样做正确与否?是否利己?利是否大于弊?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根据最基本的普世价值,只要你因信仰宗教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一切行为对它人无害,那爱干嘛干嘛。

要是还有一定的利他(人)性,且在进行这些利他行为的时候不以传教为目的,那就更好了。
比如据我所知台湾一些基督教佛教团体在慈善活动时不会宣扬教义,不会进行传教行为,只是留个名而已。

但如果你信仰的宗教主流在作恶,虽然你没作恶但你传教总归是错的,因为不符合上面的原则,间接害了他人,比如近代某个气功团体。

如果你信仰的宗教教义上就是排它的,教义会使人倾向于害它,那就更可恶了,即使你没有实质性的做出了害他的行为,但是你成为了它的土壤。比如某个中东地区很大的团体。

再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不知道教义底层有没有排它倾向,但历史上的确有害它行为。
比如佛教团体在华夏历史上存在大量兼并土地不交税,宏观上使得非信徒负担更重;或者基督教团体中世纪搞猎巫,搞战争。在那个时期也是邪恶的。

现在佛教和基督教的行为总体上来说是利它的,且基本无害的。

罗缉 2021年9月27日

科学大概永远无法解决“我是谁,我从哪而来,要到哪去”这个问题。
大概也无法使所有人变得彻底唯物,理性,不脆弱。
也不应该这样做,会丢掉人性。

所以宗教总是会被需求,而且会因为个人倾向不同,所以多个宗教并存。只要不害它就无关对错。

回复 ababab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